前言:本篇行政管理畢業論文,主要講述的題目是“如何加強行政管理中思想工作效果提升”的。文章中有很多精彩的地方需要大家學習和探討。我們在知識中掌握自己的命運,使自己的論文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本論文來源網絡,僅支持大家學習,請勿抄襲,尊重原創作者。
摘要:藝術類高校學生與其他專業大學生相比,有著自身的特點。藝術類大學在校生通常思維創造能力強,精力充沛,藝術氣質濃郁,獨有的自我意識與表達意識強烈,傳統的說教與枯燥的理論學習已經無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因此在藝術類高校的日常行政管理工作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特點,采取更加靈活的教育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體現思想教育輔導的效果。
關鍵詞:藝術類高校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畢業論文
1科學理性地認識藝術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點
藝術類高校學生有著自身的特點,具體表現在自我意識更加強烈、內心細膩敏感、情緒多變的理想主義。藝術類高校的學生,是出于對藝術的喜愛與熱情才投入本專業的學習,由于藝術學習需要具備敏銳的觀察能力與細膩的感知能力,感受到自然與生活中的各類藝術美感,因此藝術大學生們普遍內心敏感,情緒豐富,能夠細微地察覺到很多別人注意不到的細節,也由此容易引發各類情緒上的問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很多藝術類學生覺得思想教育是對其自由思想的一種“控制”,會束縛其自身已有的藝術能力的開發與充分表達,甚至認為思想教育學習是對其敏感內心的一種消耗,會讓自己陷入思維的固定模式,因此長此以往容易對思想教育產生抵觸情緒[1]。思想教育的內容,核心是要求學生保持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但是目前的思想教育課程或者教材,很多內容重復老舊,大多都只重視理論的學習,而實踐操作很少提及,因此對于自我意識強烈、有強烈表達意愿的大學生來說,枯燥的理論學習或者填鴨式的機械背誦,容易在心理上引起學生的不適,導致興趣缺乏,也沒有動力去進行重視思想教育;而且思想教育要求學生進行理性思考,沉穩冷靜,這對于情緒多變、易沖動的大學生來說,很難做到在遇到問題沉著應對,因此思想教育的效果也大打折扣。社會環境對于高校的思想教育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西方資本主義與享樂主義浪潮的侵蝕下,在校大學生心思單純,價值觀的形成并不牢固,往往在受到攀比心態的影響下,會盲目追逐這種不良的風俗,甚至沾染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習慣,這樣的急功近利造成集體意識淡薄,公益性的活動與社團響應寥寥,部分學生過于注重自身的享樂,思想教育工作也無法順利展開。
2藝術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應當采取的策略
2.1以人為本,科學認識藝術類學生的特點
首先,藝術類高校思想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科學認識學生的特點,只有尊重學生特點與意愿,在以人為本的前提下,才能在不引起學生抵觸情緒的前提下,實現思想教育的順利開展進行。其次,要加強思想教育管理者的自身素質,組建一支價值導向正確、作風踏實、對藝術類高校思想教育教育有豐富經驗的教學管理隊伍,在充分尊重學生情緒與意愿的基礎上,能夠與學生開展有效溝通,具備換位思考能力,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并且根據教學效果與反饋及時調節教學方法,整理工作思路,努力走進學生的世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2]。最后,需要形成科學有效的思想教育管理制度,堅持教育、管理、服務并重的理念。思想教育的本質是服務學生,來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將來社會上的考驗,因此需要在堅持教育管理的基礎上,體現服務意識,但是也并不是一味地縱容、包庇學生,而是在嚴格管理考核的基礎上,以教育感化的方法手段,來體現服務的細節。
2.2注重文化素質基礎教育
很多藝術類大學生往往過于注重藝術的學習,而忽略了文化課的進修,導致普遍文化素質差、基礎文化知識薄弱,通識教育的知識儲備不足,而且學生長期的學習生活也容易導致生活常識與實踐能力薄弱,對社會的認識不夠全面客觀,因此需要高校的教育工作者能夠重視文化素質教育方面,在合理開設各類專業藝術課程的基礎上,增加馬克思主義理論、社會學等通識教育課程,并且開展積極開展各類豐富多樣的文化講座、論壇、表演等活動,通過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來陶冶學生情操,提高學生文化修養,在集體活動中增強集體歸屬感與榮譽感;開展的各類文化講座,舉辦藝術研討會、交流會等也能夠促進學生認識更多的行業專業人才,加深對社會的認識,提高自身能力。
2.3加強學生與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聯系
藝術類大學教育不同于義務教育與高中教育階段采用的大班教育方式,通常都是采用小班授課的方式,集體歸屬感不是很高,在這種情況下,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聯系需要加強;而且大學學習中更加注重的是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沒有了老師的耳提面命與督促,很多學生容易沉迷玩樂,荒廢學業,耽誤大好青春,因此在平時的思想教育中,需要特別注重加強學生與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聯系。作為思想教育工作者,要多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來改進教學方式,同時做好自身的模范帶頭作用,采取言傳身教的方式,對所管理的學生起到帶頭與引導的作用,師生之間的溝通需要更加的密切,才能夠充分掌握學生的思想狀態與生活現狀,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工作[3]。
3科學管理與方法
3.1豐富課程內涵,吸引學生注意力
思想教育的課程需要采取新的教學方式,來豐富課程的內涵,通過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與形式,吸引學生的興趣與注意力;對于思想教育的學習,不僅僅是理論的學習,還需要注重提升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在學生遇到困難的時候,教育工作者要提供適當的幫助,引導學生如何利用學習的思想教育知識來思考問題并解決問題,只有將理論轉為實際的經驗,應用到生活中,才能夠豐富思想教育的內涵,同時也提高了說服力。
3.2依托黨團與骨干,加強凝聚力
高校黨團組織優勢明顯,可以通過將優秀大學生吸引加入黨團組織的方式來加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依托黨團組織和學生骨干進行思想教育活動,充分發揮黨團的政治優勢,同時起到骨干帶動的作用,培養大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與國家自豪感,將個人的價值與國家的需求結合起來,進一步升華自己的理想,表現集體的凝聚力。對于在生活中或學習中有困難的學生,及時提供幫助,使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溫暖,對于來自貧困家庭或者偏遠地區的學生,教育工作者要懷著對學生的愛心及時提供幫助,幫助他們聯系校內勤工助學的崗位或者助學金等的申請,來解決家庭實際困難,同時鼓勵學生要具備克服困難的決心與勇氣。在就業方面,貧困家庭的學生往往缺乏整體的職業規劃或者長遠計劃,教育工作者需要幫助學生分析就業形勢,教授面試技巧等,減輕學生面臨畢業時的焦慮情緒,同時取得學生的信任,在思想教育方面的工作也會更加順利地展開。
4結語
綜上所述,藝術類高校的思想教育內容需要結合學生自身的性格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社會、學校與家庭需要積極配合,共同引導學生抵制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風氣浪潮的侵蝕,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作為藝術類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斷探索總結新的教學經驗,根據學生的學習效果及時調整工作思路,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為學生在藝術道路上的成長成才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謝輝.論高校行政管理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效性的發揮[J].教育與職業,2011(8):33-34.
[2]閆靜.高校行政管理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4(7):30.
[3]駱巧鳳.藝術類大學生的思想特點及思想政治工作對策[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8(2):13-16.
作者:楊金輝 單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已經就是:行政管理畢業論文:http://www.zaixiuxing.com/4262.html
本站論文范文來源網絡,若內容不實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刪除!原文鏈接: » (行政管理畢業論文)如何加強行政管理中思想工作效果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