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在發表的時候,需要主要很多問題,特別是數學教育論文,條例一定要清楚,就像做的數學題一樣,一步一步來。明確的清楚的介紹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所論述的內容。特別是舉例數字,一定要正確。

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
作者:吳火木
二年級的數學乘法是學好數學的基礎,只有乘法基礎打得好,才能在以后的數學學習中順利發展。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有意識地采取多種形式,逐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好好利用情景圖
情境圖的意圖在于體現數學課程標準中“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并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重視學生的經驗與體驗”的基本理念。其內涵豐富,教師教學時一定要理解并充分發揮情境圖的作用。
1.激發學生對數學的興趣。
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出發,使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自然而然地進入新內容的學習。例如:5的乘法口訣教學,先讓學生創造性地用5根小棒擺出一個圖形,再擺出幾個這樣的圖形,然后數一數用了幾根小棒,思考、交流數是怎樣得出來的。這樣,不僅讓學生動手操作,輕松、自然地進入學習狀態,而且培養了學生觀察、思考與合作交流的能力。
2.幫助學生了解口訣的來源與意義,提供豐富的探究素材。
例如:5的乘法口訣教學,學生通過擺小棒、數小棒,用連加的方法填出幾個相同加數的和。根據圖意和連加的結果,學生很快就會列出乘法算式,并明白算式與積的來源。再如:8的乘法口訣教學,利用鼓號隊的隊列,讓學生數一數每行或每列有多少人,再填數,最后列出乘法算式。這樣的情境圖在教學時,經過教師的語言描述或技術的處理加工,場面會更加生動活潑,使學生覺得數學就在身邊,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既能激趣又能幫助學生理解口訣的來源與意義。
二、合理運用小組合作
對小組合作學習和問題解決大家并不陌生, 但怎樣成功地把小組合作學習和問題解決應用到課堂中, 其實并不簡單。一般來說, 教問題解決課時, 有如下幾個問題:
- (1) 學生對新數學術語感到困難;
- (2)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沒有信心;
- (3)學生對如何使用合適的運算感到困惑;
- (4)學生在解決問題時,不能發現有效的方法。
對老師而言, 經常教學生用不同方法來解決問題,那么學生對數學的理解程度較高,另外,當老師引導學生創造與他們日常生活緊密相聯的問題時, 學生的興趣和想象力容易被激發,學習的效果會大幅提高。在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時,一般會有以下問題:
- (1)僅僅停留在表面水平上;
- (2)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參與到活動中;
- (3)效率低,即許多孩子在一起講話,真正用在任務上的時間不多。
根據維果斯基的理論,學生在課堂社會活動的交流中,能提高學習的效果,這種學習效果的提高是與老師的正確指導密切相關的。在對小組的學生組成有意識地進行安排,盡可能將不同類的孩子組成為一個組,如不同種族、不同性別、不同能力甚至不同態度,其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與他人合作,這其實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重要目的之一。
此外,小組合作學習設計的評判標準,由學生來做主要評判人,這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自主參與度,還體現評價的公平性。對各小組的工作有不同的評判標準,旨在提高學生們的創造熱情。
另外,關注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學習進展情況,也關注能力較強的學生與他人合作的情況,也是小組合作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下面是筆者采用“數學小教授”的步驟:
(1)上課的前 15 分鐘,全班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老師的指導和各小組長的帶領下(小組長的角色是輪流擔任的),討論并建構一個老師給定的數學概念及與生活相關的應用題,將應用題寫在一張課前設計好的 11×8.5 英寸的標準紙的中間,等問題設計好并由老師確認后,小組里的 4 個人分別承擔完成 4 個不同數學任務的角色教授(分別為寫關鍵數字、關鍵詞、畫圖形表達和設計數學表達的教授),這些角色是輪流進行的;每一次新的活動都由不同的人來擔任這些角色。
(2) 每個小組按順序,由這些小數學教授用透明的投影紙在教室前面向全班展示他們的數學題, 然后指導全班同學來探索、解決這個問題。
(3)每一小組小數學教授完成任務后,全班其他學生要給臺上講授的小組進行評分考核。如果一堂課不能完成所有小組的講解,下節課可以繼續進行。
三、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
人教版實驗教材的編寫根據課標的精神,作為教學內容的數學在呈現時,按照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還原數學生動活潑的建構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類似的創造過程,學習和理解數學知識。口訣教學的重點是理解每一句乘法口訣的意義,明白乘法口訣的來源。
1.讓學生親歷動手操作的實踐過程。例如:教學5的乘法口訣時,讓學生擺一擺圖形,然后數一數擺了幾個圖形,用了多少根小棒,突出五個五個數的方法。再如:教學6的乘法口訣,可先出示金魚圖,讓學生觀察并數一數一條金魚是由幾個三角形組成的。兩條呢,怎樣計算?
2.指導學生獨立地完成連加的填空,并列出乘法算式。例如教學5的乘法口訣,指導學生邊完成連加的填空邊說出加法算式,接著列出相應的乘法算式,并根據連加的結果寫出積。
3.指導或讓學生獨立編出乘法口訣。在列出乘法算式后,可接著引導學生編出一兩句口訣,其余的可讓學生根據“填空——列乘法算式——編口訣”的方式自己探索出其他口訣的編寫。學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明白了口訣的來源與意義,即使以后忘記了某句口訣也能根據連加的方法或前后口訣來推出積是多少。
4.乘法口訣是學生第一次學編口訣,教師可指導編寫一兩句口訣以后,再放手讓學生自己探索編寫。有了5的乘法口訣編寫經驗,其他乘法口訣的編寫,就可放手讓學生通過知識遷移的方法動手、動腦,自己編寫出來了。
以前就是關于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的所有內容,如果您覺得還沒找到合適的內容,可以關注668論文范文板塊的內容,海量教育教學論文范文供您查閱。教育論文發表可以直接聯系編輯(QQ/微信:請看本文頂部)
本站論文范文來源網絡,若內容不實或侵害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進行刪除!原文鏈接: » 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_小學二年級數學論文(范文)